今天是2025年07月21日,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!

中国社区发展网

石大学子探访千年屯垦 “绿色植保”团队在图木舒克感悟精神伟力

7月15日下午13时,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“绿色植保”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同学们,怀揣着对兵团历史的敬意,走进图木舒克市唐王城千年屯垦文化体验中心,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自主学习之旅。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殿堂,不仅是千年屯垦文化的见证者,其门口醒目的标识更揭示着它作为“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基地”和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的重要身份,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沉浸式自我教育的宝贵平台。

图 1为“绿色植保”团队在教育基地的合照  苏杰老师供图

在参观过程中,团队成员们以高度的自觉性,有序地穿梭于各个展厅。他们驻足于详实的图文展板前,研读唐王城跨越千年的沧桑变迁;他们凝视着珍贵的屯垦文

物,从斑驳的农具、泛黄的文件中,触摸第三师图木舒克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史。兵团人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创业、开拓进取”的奋斗史诗,以及“艰苦奋斗、自强不息、扎根边疆、甘于奉献”的胡杨精神,通过一件件实物、一幅幅照片、一段段文字,无声却有力地叩击着每一位农科学子的心扉。自由参观的形式,反而促发了更深入的思考与同伴间热烈的交流讨论。

图 2为参观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展板后的团队纪念合照  何沛贤供图

“展板上那句‘用胡杨精神育人、为兴疆固边服务’的标语,还有那些复原的垦荒场景,特别是那些简陋却改变了大地的农具,对我们农学专业的学生触动太大了。”一位植物保护专业的大二队员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。来自农学院的背景,让他们对先辈们如何在亘古荒原上开拓出万顷良田的艰辛与智慧,有了更具象、更贴近专业的理解。这座被学校赋予重要育人使命的基地,其意义在同学们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认——它不仅是历史的坐标,更是连接课堂理论、专业知识与脚下热土、时代使命的精神桥梁。

此次唐王城的探访,是“绿色植保”团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奠基。从千年屯垦的历史回响中,从兵团与胡杨精神的无声浸润里,队员们汲取了强大的信念力量。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,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,将所学的绿色植保理念与农业科技知识,播撒到第三师53团乃至更广阔的南疆乡村沃土,助力乡村振兴,正是对先辈屯垦伟业最生动的传承与延续。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精神滋养,这支年轻的队伍正整装待发,决心以专业知识守护绿色田野,将青春智慧融入边疆热土的发展,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奋力书写属于他们的兴农篇章。

供稿人:严俊程,石岩

图片来源:苏杰(带队老师) 何沛贤

上一篇:棉田深处的“绿色对话”:让绿色植保驶向田间地头
下一篇:青矜践学入农乡 学研融合绣锦章 —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“青衿溯乡实践队”三下乡社会实践纪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