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,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!

中国社区发展网

湘南学院学子“三下乡”:传承非遗文化 领略草编之美

本网讯(通讯员 段晓光杨婷 瞿佳)为积极响应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重要讲话,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“身‘临’其境弘遗风,龙须技里践青春”中华文化传承团赴郴州市临武县开展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探寻了解龙须草编开发的历史与发展困境,挖掘非遗技艺的魅力和新发展路径,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为深入了解临武县龙须草编的传承发展状况,7月10日下午实践团对沐唐村、金盆村周围的村民进行了走访问卷调查。调查发现龙须草编这一技艺传承尚存在一些不足,如缺乏年轻传承人、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。此次问卷调研为团队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初步见解和指引方向。

(图为志愿者采访当地居民,了解龙须草席编织的传承现状)

7月11日上午,实践团来到临武县汾市镇兴隆社区,通过与社区负责人沟通,实践团了解社区儿童喜欢的授课模式,制定儿童感兴趣的龙须草编课程。在课堂中,小朋友们能够对本地非遗龙须草编得到更深的了解,建立非遗存于日常的生活态度,真正理解“传统文化新传承”的文化标语。

(图为实践团队员正在为同学们讲解龙须草席编织的历史)

7月15日上午,实践团走进临武县文化馆,开启对龙须草编的探索之旅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团队,引导团队成员参观了龙须草编的展览柜台,介绍了龙须草席的历史和制作历程。团队成员亲眼欣赏龙须草席的原材料——龙须草,对龙须草席编织的制作工艺有了直观感知


(图为临武文化馆负责人正在为大家讲解龙须草编织历史)
此次之行,实践团成员们不仅领略了临武龙须草编织这一精湛技艺的非凡魅力,更深刻体会到了临武文化深邃而独特的韵味。这些精湛的龙须草编成品作为文化传承的瑰宝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,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面对临武龙须草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传承挑战与发展瓶颈,团队成员意识到推动临武龙须草编继承与发展的紧迫性,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担当与使命情怀,誓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。

上一篇:《“康桥之梦”实践团三下乡:传承中医药文化,服务基层暖人心》
下一篇:标题:跨越时空的对话:江苏省美术馆、安徽省美术馆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共绘文化传承宏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