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教育家精神,践行新时代师范使命,7月10日至24日,湖北大学师范学院“师道扬心”弘扬教育家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黄石市阳新县高级中学。团队通过师范生“寻访·感悟·传递”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,充分发挥师范生专业优势,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人才培养。
一、湘鄂赣边仰忠魂,求知路上砺初心
“请同学们触摸这片斑驳的墙面,感受历史纹理中的革命温度。”在黄石市阳新县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,团队学生讲解员张炜正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沉浸式讲解。这座始建于1979年的黄石市阳新县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,园内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,纪念馆史料翔实,烈士英名墙庄严肃穆,国防教育园陈展丰富,系统展现了湘鄂赣边区在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辉煌革命斗争历程。
图为学生讲解员张炜为团队成员讲解烈士陵园 刘童宇 摄
“这不仅是历史的学习,更是师德的锤炼。”在特色教学环节,团队成员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素材。历史学(师范)专业的李祎鸣以半截锈蚀的军号为教具,开发了《号角声声催奋进》微课;心理学(师范类)专业的蒿艾欣则设计了“红色心理团辅”活动,通过革命家书诵读等形式传递理想信念。活动最后,全体队员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:“我志愿成为人民教师,传承红色基因……”铿锵誓言在松林间回荡,展现了新时代师范生的责任担当。
数理启智定制学法 调研赋能精准施策
“高考数学拼的不是做题战术,而是方法智慧!”“商帮选项错在史实偏差!”“掌握三审法则,政治主观题不是‘开盲盒’……”团队立足新高考改革实际,针对物化生、政史地等不同选科组合特定,设计“一班一策”辅导方案,通过学科专项突破、靶向提升策略,为2026届学子备战高考注入新动能。
图为成员在阳新高中准高三(12)班开展学法分享 刘童宇 摄
为精准对接帮扶需求,提升教育实践实效,团队构建“三位一体”调研模式。采用标准化纸质问卷调查(发放问卷400份,回收有效问卷370份,有效率92.5%)、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及沉浸式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,重点围绕学习效能、心理发展、生涯规划三大核心维度,同时兼顾校园美育实施现状及“荆楚好老师”示范效应等特色指标,开展多维度、多层次的教育生态诊断评估。这些基于实证的调研数据,为后续开展精准教学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图为成员在阳新高中准高三(4)班发放纸质问卷 刘童宇 摄
三、减压团辅舒心灵,轻松成长沐暖阳
“一次模考没考好,我的人生就完了吗?”这个困扰无数高三学子的问题,在一场特别的团体辅导中找到了答案。团队创新采用“艺术疗愈+理性思辨”双轨育人模式,通过“压力气球”让焦虑随气球飘散、“优点轰炸”用同伴的赞美重筑自信、“未来画卷”用色彩描绘梦想蓝图……这些沉浸式体验环节,为高三学子构建了一个既专业可靠又轻松有趣的心理“避风港”。
图为团队成员辅导学生进行情绪“速写” 刘童宇 摄
四、师道扬心传薪火 专业引领助高考
“高考备考是一场马拉松,科学规划与持之以恒是制胜关键。”7月23日,团队在阳新高中开展“专业分享·院校报考·湖北招生”主题宣讲活动,通过集中宣讲、班级互动、个性化咨询等形式,为阳新高中学子带来全方位的升学指导。针对院校报考这一核心关注点,团队成员系统地阐述了湖北省内30余所高校的招生政策及近三年录取分数线。重点推荐的湖北大学“学科优势图谱”和“人才培养矩阵”,借助VR校园云参观等沉浸式体验,使高校选择过程更加立体且直观。
图为学生阅读湖北大学师范学院25年招生简章 刘童宇 摄
五、对话良师汲养分 教育初心更笃定
7月18日至26日,团队开展“寻访一批荆楚好老师” 专题活动,在一线教育者的经验分享中感悟育人真谛。活动中,多位获评 “优秀教师” 的高中班主任、学科带头人,以鲜活的教学案例与与师范生们展开深度对话。团队成员们互相交流着感悟:“我们要在实践中传承这份育人薪火,既要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,更要永葆教育初心,让每一个教学细节都饱含爱的温度。”
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阳新高中党委书记肖绪曙 刘童宇 摄
黑板上的粉笔印记尚未褪去,笔记本里已留下方法的轨迹。在为期两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,湖大师范生们以朋辈导师的身份,通过经验分享、学业指导和心理关怀,不仅为阳新高中学子搭建成长的平台,也为师范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,在教育传承中实现了共同成长。(作者:刘童宇 李淋 李佳欣)
图为团队成员与阳新高中学生的合照 刘童宇 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