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2025年05月20日,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!

中国社区发展网

青岛市南:小驿站织密服务网 新力量激活治理链

近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健康体检大集”公益活动在青岛市市南区金茂湾暖心驿站举行,20余名新就业群体在这里接受健康体检、中医问诊、用药指导等服务。“平时没时间去医院做检查,这次专家到家门口来,真是太好了。”一位刚接受完血压测量的外卖小哥感慨地说。健康义诊系列活动已有20余场,覆盖新就业群体400余人。

这个仅有38平方米的驿站,是青岛市市南区做好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工作的一个缩影。青岛市市南区深入开展“知心朋友”计划,紧紧围绕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,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,生动诠释了“小阵地撬动大治理”。

在金茂湾暖心驿站的角落,一块醒目的“党员报到登记处”指示牌格外亮眼,这里不仅提供充电休息服务,更成为流动党员的“组织接入口”。“我们以驿站为核心阵地,充分发挥‘新引力’党支部的兜底作用,沿着能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,让党组织‘扎根’、党员‘归队’。”四川路社区党委书记米国平介绍道。

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入党难、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,青岛市市南区鼓励社区成立“新引力”党支部,将暖心驿站作为联系新就业群体的“纽带”,通过场所共用、资源共享,组织“新引力”党支部党员开展“三会一课”、新转入党员见面会、同过政治生日等各类活动,构建起新就业群体党员“纳管—服务—赋能”全链条管理体系,累计纳管外卖骑手、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中的流动党员52名,以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向心力。

据统计,近年来,青岛市市南区在建设升级暖心驿站的同时,用好暖心驿站服务功能,依托暖心驿站推动工会、团区委、司法、人社等部门单位资源下沉,组织各部门在驿站开展关爱帮扶、技能培训、政策咨询、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等系列服务活动50余次,赠送生活用品等“暖新礼包”300余个,覆盖新就业群体2100余人次,真正把服务送到了新就业群体心坎上。

“各单位、各街道因地制宜打造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举措,有的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活动,有的定期免费心理咨询,有的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等,全区上下已经形成了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共识。”青岛市市南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,“两新”工委书记赵爱萍表示。

为进一步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,金茂湾暖心驿站引入云助家服务平台,网约家修工人通过手机“指尖接单”,直接响应社区居民家政开锁、维修管道等需求。在帮助网约家修工人拓宽渠道、增加收入的同时,驿站作为平台与服务阵地,积极组织家修志愿服务活动,面向社区居民定期开展小家电义修服务,并针对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免费检修电路、疏通管道等服务。

“以前觉着手艺是谋生,现在跟着驿站参与社区服务,才发现这种被需要的感觉,比多接两单更自豪。”网约家修工人孙文学说。自平台运行以来,像孙文学这样的30余名网约家修工人开展家修志愿服务活动6场,提供线下咨询、上门义修等服务58次,足迹遍及社区10多个楼座。

青岛市市南区以“驿站+云助家”服务模式为缩影,正构建起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“全链条生态”,引导外卖骑手、快递员、网约家修工人等群体,将职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—外卖骑手化身“网格信息员”,在配送时随手上报井盖破损、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;快递员成为“政策宣传员”,将反诈手册随包裹送入千家万户;网约家修工人则像孙文学一样,用手中的工具打通服务居民的“最后一米”。截至目前,市南区组建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5支,服务社区居民200余人次,真正实现“一人接单、众人受益,一人服务、全民连心”。(蓝子君 来源:青岛市市南区融媒体中心)

上一篇: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
下一篇:没有了